小麦吸浆虫防治措施有哪些?
小麦吸浆虫,是一种对小麦生长构成威胁的害虫。若未能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,小麦的产量可能遭受重大损失,轻微时减产可达10%至30%,而在极端情况下,甚至可能导致整季作物的完全损失,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为严重。所以必须要做好防治措施。
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,要想防治小麦吸浆虫,就要了解它的生长规律,然后对症下药。
它的幼虫阶段主要在土壤中度过寒冷季节。随着小麦进入孕穗期,这些幼虫便开始化蛹,待到抽穗时,成虫便破蛹而出,将卵产于麦穗之中。幼虫孵化后,它们会损害小麦的花器,并吸取麦粒中的养分。在小麦成熟收获之前,这些幼虫会返回土壤,准备下一个冬季的休眠。在小麦抽穗和扬花的关键生长期,特别容易受到吸浆虫的侵害。
根据它的生长习性,防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:中蛹期、成虫期、幼虫期。
1.中蛹期
时间:小麦孕穗期,4月下旬。
方法:撒毒土,,每亩施用2.5%甲基异柳磷2-3公斤或10%辛拌磷2公斤,混拌细土20-25公斤。傍晚无风时撒施,随即浇水,避免露水时操作。
缺点:理论方法,应用少
2.成虫期
时间:小麦抽穗后至扬花前,5月上旬
方法:
缺点:一喷三防,每亩使用4.5%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、10%吡虫啉20克或40%氧乐果50克,兑水30公斤,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全田喷洒。
缺点:时间短,效果差。这是因为小麦吸浆虫成虫寿命短暂,仅2-3天,产卵后迅速死亡。所以大田内防治成虫的时机非常关键,稍有延误便可能导致防治失效。
3.幼虫期
时间:小麦扬花盛期和灌浆初期
方法:喷洒菊酯类等药剂
缺点:效果很差,因为只能杀死成虫,虫卵以及幼虫仍然活着。
现代科学设备防控:小麦吸浆虫监测仪
该设备利用害虫对特定颜色的偏好诱导它进入设备,然后被电死。其集成自动调节、旋转、拍照和数据上传等功能。还能监测气象数据,分析害虫活动与天气的关系。设备具备触摸屏操作、高清图像采集、升降诱虫装置、远程配置、GPS定位、多种传感器和灵活的供电方式等功能。支持4G、WIFI、有线网络,可通过PC、APP、微信查看数据。技术参数包括60W太阳能板、12V 24AH电池、≤50W功耗和色板诱虫装置。
推荐阅读
-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厂家风途科技2025-10-11
- 精准监测,主动预警——河道水位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2025-10-09
- 河道雷达水位监测站:为城市防洪装上“数字护栏”2025-09-29
- 土壤农业气象监测仪,助力防灾减损、精准种植2025-09-26
- 认识校园全自动气象站,STEM教育平台2025-09-24
- 知天而作:新一代农林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2025-09-22
- 水产养殖、水质在线监测设备——水质浮标站2025-09-18
- 浮标水质监测站:现代化水体监测的实用工具2025-09-16